返 回

在专业技术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瑞林拥有境内外专利607项,其中发明专利180项,公司拥有包括有色金属矿山露天与深井开采、选矿与浸出,闪速冶金、熔池冶金、铜电解、湿法炼铜、再生铜回收,有色冶金装备、有色冶金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烟气制酸和固体废物环保处置、场地污染防治等多项核心技术。
公司代表性专业技术情况如下:

序号

代表性技术名称

相关技术的主要特点

对应的核心专利

一、

有色金属领域

 

 

1-1

露天开采

形成了多项先进的露天开采综合技术,包括露天境界优化技术、边坡控制技术、半移动破碎连续作业技术、露天矿品位动态控制技术、散料输送及堆置技术

一种采用大型自移桥式布料机进行永久堆浸场筑堆的系统及方法(CN201610284011.6);

一种用于有色金属矿山露天采场的清污分流系统(CN201520785849.4);

岩溶大水矿山透气方法(CN200910115942.3

1-2

深井开采

形成了多项先进的深井开采关键技术,如深井提升和装载技术、深井排水技术、深井充填技术和全自动化无人值守技术等,突破了深井提升、深井排水、深井大风量通风和深井充填技术等多项技术难题,在千米深井安全高效开采领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优势

一种无顶底柱阶段上向连续充填采矿法(CN200910115699.5);

一种防冲击箕斗装矿装置(CN201310119031.4);

一种深竖井液压伸缩牛腿式排水管弯管支承装置(CN201520825521.0);

井下爆破作业区有害气体声控监测装置(CN201110170440.8

1-3

选矿与浸出

形成了先进的铜、钨、锡、钽、铌、金、银的选矿工艺技术,开发了新型磨矿分级系统和系列高效重选装备,提高了选矿回收率,增加了经济效益;深入研究了铜、金、钴的浸出工艺,形成了超大型堆浸、搅拌浸出、难处理金矿细菌预氧化提金技术等高效选冶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多个工程项目中

闪速炉、转炉和贫化电炉三种铜冶炼工艺混合渣的选矿工艺(CN200910114922.4);

一种可有效回收钽铌矿石的选矿工艺(CN200910186049.X

1-4

矿山废弃资源回收

形成了先进的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矿山固废绿色建材制备技术、炉渣选铜技术,提高了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实现了矿山固体废弃资源二次绿色综合利用,在多个矿山建成了无尾矿选矿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铜冶炼炉渣浮选尾矿回收铁的工艺(CN201510231002.6

1-5

闪速冶金

是公司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之一,通过多年研究和工程实践,形成了先进可靠的铜闪速冶金系统工程技术、成熟可靠的闪速冶金炉设计技术,使用先进的计算和设计手段提升了设计效率和质量,成功使闪速冶金技术推广应用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

一种双闪铜冶炼厂配置方法(CN201210427685.9);高温烟尘输送系统和高温烟尘输送方法(CN201210460761.6

1-6

熔池冶金

形成了可以应用于铜、铅、镍等有色金属冶金和危废处理、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熔池冶金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冶金计算、物理场仿真和工程设计软件,保证了工程设计质量,技术推广至国内外多个项目

侧吹冶炼设备及侧吹冶炼方法(CN201310161153.X);顶吹侧吹连续冶炼装置和顶吹侧吹连续冶炼方法(CN201510329283.9

1-7

铜电解

开发了双向平行流高电流密度铜电解新工艺,通过计算机仿真、生产试验,成功将该技术应用到大规模铜电解生产中,整体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能耗低,装备更加简单便于维修,综合经济效益更好

阴极板剥片设备(CN201010612430.0

一种电解用阳极机组的布置方法(CN201110441289.7

1-8

湿法炼铜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萃取-电积生产高纯阴极铜工程技术,包括大型混合澄清萃取槽、大型萃取澄清槽螺旋式两相高度调节技术、深度去除有机物杂质技术、成套的电积工艺方案、整流器冷却水综合利用技术

湿法提铜工艺(CN201210122981.8

大型萃取澄清槽两相高度调节方式(CN201210193932.3

1-9

再生铜回收

开发了NGL炉冶炼废杂铜成套工艺及装备、低品位再生铜顶吹转炉工艺及设备、再生铜永久阴极电解工艺,全面系统地解决了再生铜的回收问题

一种采用氮气搅拌和富氧气体精炼废杂铜的工艺及其设备(CN200910168628.1

1-10

废旧铅蓄电池回收

开发了侧吹冶金处理废铅物料成套技术,提升了冶炼效率,特征污染物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允许排放限值,解决了我国再生铅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综合回收差、节能减排压力大的行业共性问题

用于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CN201210143964.2

1-11

复杂物料多金属回收

开发了电子废弃物NRTS顶吹熔炼技术、低品位含铜废料NRTC侧吹熔炼技术、湿法冶金回收铜阳极泥中稀贵金属工程技术,实现了复杂物料的多金属回收

一种电子废料的侧吹连续冶炼装置(CN201210517477.8);处理电子废料烟气的方法和系统(CN201410612457.8

二、

环保领域

 

 

2-1

烟气制酸

开发了高浓度SO2烟气高效节能制酸技术,包括非衡态高浓度SO2转化技术、部分稀释预转化高浓度SO2转化技术、预转化预吸收高浓度SO2转化技术

SO2的非衡态高浓度两次转化制硫酸方法(CN201210578958.X);多气源低浓度SO2烟气综合回收制酸工艺流程(CN201310274572.4

2-2

脱硫脱硝

形成了包括有机胺法脱硫、氧化锌-酸解法脱硫、双氧水法脱硫、SNCR脱硝、SCR脱硝、臭氧脱硝等脱硫脱硝工程技术优势,并在国内外多个项目中成功推广应用

烟气急冷脱硝联合系统(CN201721634059.1

2-3

废酸处理

开发了一种含重金属废酸的高效连续处理工艺,利用稀硫酸与Na2S/NaHS反应制得的H2S作为硫化剂,解决了传统硫化法大量钠盐进入后续废水、废酸硫化处理不能连续化、氢气与硫磺合成H2S气体带来的安全隐患等弊病,提高了重金属离子的脱除率,为后续废水的处理并回用创造了条件

-

2-4

固体废物处置

开发了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全流程关键技术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包括多形式复合预处理技术、焚烧炉防堵和均燃技术及焚烧烟气治理多效保障性技术、地基防渗性能改良技术及新型复合防渗技术、复合防渗检测监控技术、三维网格图形填埋物运行管理技术、渗滤液堵塞疏通与就地垢水分离技术、固化稳定剂及环保预处理技术

处理焚烧烟气的系统(CN201420297025.8);危险废物填埋系统 CN202021868667.0

2-5

废水深度处理

对传统的有色冶炼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各单元进行优化创新,包括软化除钙采用回收的二氧化碳废气、采用悬浮填料过滤替代沉淀池、蒸发工艺增加TVR蒸汽热压泵,实现节水减排目的同时降低了工艺运行成本,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CN201610027155.3);一种新型高含盐量重金属废水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CN201310405559.8

2-6

场地污染防治

开发了防污染立体复合防渗屏障技术及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场地环境修复技术。防污染立体复合防渗屏障技术能够实现污染源与底部及四周土壤、地下水的多重严密隔离,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污染源泄漏污染地下水及土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场地环境修复技术包括尾矿无覆土改良技术、无覆土生态恢复技术、岩石边坡植生袋技术,解决了岩石边坡覆土保水保肥难题,又能够防止边坡酸性渗水对植物的伤害,实现免维护生态恢复

防污染立体复合防渗屏障系统(CN201310291574.4);一种强酸性尾矿废弃地不覆土植被恢复的方法(CN201410801068.X

三、

装备集成领域

 

 

3-1

有色冶金装备

开发了铜电解成套装备和铜火法冶炼装备,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问题。铜电解成套装备具有矢量化剥片、高效双通道阳极铣耳、吊车位置智能修正及精确定位技术,装备高效节能,销往多个国家。铜火法冶炼装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大、节能降耗的特点,解决了传统技术污染严重、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行车系统及其行车位置检测装置以及行车位置检测方法(CN201510659184.7);

铜阳极板底铣耳装置(CN201110425115.1

3-2

有色冶金过程自动化智能化

铜冶金过程自动化技术基于PLC/DCS等硬件技术作为支撑,结合通讯以及总线技术,辅以控制平台类的技术软件,将铜冶金工艺生产过程的全部控制工作集合起来,做到远程控制、安全可靠、精准监测、数采分析、降能提效。并为冶金工厂(矿山)的数字化智能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公司设计和实施了多个有色冶金工厂(矿山)智能化项目

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监测系统(CN201220534986.7);

一种基于总线传输的熔炼炉体冷却水流量在线智能监测系统(CN202020623146.2